查看原文
其他

五大心智误区的避“坑”指南

朱岩梅 管理进化论
2024-09-07
去年12月,《走出心智误区》一书刚上市,我就买了几十本送给同事。不足100页的薄薄小书,售价48元。有人说“好贵”,但其实很值。书的价值,不是以纸张数来论的,而是内容,否则那是废纸。相比之下,有的书卖20元,却挺贵。

年初读完,写了一文《“美德”的误区》,只是一个小的角度。2022年接近尾声了,回望过往,《走出心智误区》中所述的五个“心智误区”,我们是否幸免?

丘吉尔说过:“永远不要浪费一次好危机(Never waste a good crisis)”,世界越来越VUCA,但如果人总是试图用有限的已知去理解无限的未知,就会正中哲学家黑格尔所言: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,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。

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或领导力层级,无法处理复杂的情境,那将在劫难逃。穿越疫情这场危机,如果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,那也就没有浪费这次危机。

这本书提供了很好的答案。

一、容易落入的五大“心智误区” 
误区1:简化故事,让人远离真相。Trapped by simple stories: Your desire for a simple story blinds you to a real one. 
人的本能,渴望故事。故事,容易将我们凝聚在一起,形成部落、宗教、公司、国家和社会。故事,扣人心弦,让聚在一起的人感觉有归属感,感觉是同类,同病相怜,惺惺相惜,抱团取暖。但人们容易忽略的是:简单的故事版本,塑造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。我们常常试图用过度简化的故事去判断复杂事物,去说服自己,甚至去设想未来。
故事很容易迷人,我们对自己叱咤风云的故事深信不疑,用过去的英雄形象投射未来的领导者,却不知道这非常危险。
我们把病毒简化为和人类对立起来,有你没我,有我没你,水火不容。殊不知,这就属于人类的傲慢和无知。过于简化故事,让人们逐渐远离真相。

误区2:感觉正确,并非真的正确。Trapped by rightness: Just because it feels right doesn’t mean it is right. 
苍蝇蜜蜂看到的世界,和人类看到的不同,源于眼睛结构的不同。们常常以为,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是世界的样子,而事实上,我们是什么,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。
世界,不过是个显示器,映射的是我们自己的样子。我们的内在心智结构和水平(就是人的“内在操作系统”)如何,世界就是如何。
不确定性,会让人不舒适、不安全、惶恐,所以受本能驱使,人们愿意选择确定性,哪怕是假想的确定性。这样人们会感觉舒服一些,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:“日子已经够难的,信与不信之间,我就宁愿选择相信吧。” 这其实已经是一种自我欺骗。
而人们总以为:“我怎么会欺骗自己呢?!” 其实人常常欺骗自己,只是自己并未意识到。当人们坚信自己是正确的时候,往往是一种自我暗示,自我欺骗。因为如果感到自己不正确、或处于不确定,就得去求索、去学习,就得多听少说、多干少说,就得放低姿态、向人求教,而这些,都会让人感到很不舒服,得到外界肯定,得到他人点赞和跟随,得到知名度和光环,会让人获得安全感,被认可感、成就感。
大多数人都渴望跟随者、粉丝,甚至“宁滥勿缺”,而非宁缺毋滥。影视界,像陈道明、姜文、李健这样的人,真是罕物。他们本应是焦点,却选择远离焦点。清净,让他们更能保持头脑清醒。喜欢成为焦点的人,大多宁愿要很多盲从者跟随,也不愿(其实是害怕)一个人清净下来,好好倾听内心的声音。外面的声音太嘈杂,已经淹没了他内心的声音。这种淹没,其实就是一种掩藏和欺骗,只是多数人尚未意识到。
为了维护领导者的正确,一切不一致的、不和谐的声音,都被压抑、过滤了。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公司政治,很容易给领导者制造一种“感觉正确”的错觉。而当领导者坚信自己正确而不可挑战时,往往是非常危险的,因为他们被自己创造的虚假世界困住了,而自己全然不知。
这就是房间里的大象的寓言。“成熟的”、说着“符合自己身份的话”的成年人,都不会、也不敢说出真相。只有那心地纯良简单,甚至显得有点幼稚的人,才会指出问题所在。
其实,真正的成熟,不是圆滑世故。而是经历人生风雨,仍能保持本真的人。他们身上带有一种返璞归真,会像孩子那样看这个世界(To see the world like a child)。这和第一条“简化故事”,有本质的不同,需要细细体会才能品出滋味。
误区3:渴望共识,会埋没好点子。Trapped by agreement: Longing for alignment robs you of good ideas.
人类惧怕冲突,因为冲突和分歧会让人联想起战争。“战或逃(Fight or flight)”模式是人类的本能,这源于动物脑的反应。人们会不自觉地使用动物脑进行思考,会首先判断这人是否与我“是一伙儿的”,而不是先判断这人的观点和建议是否值得细细倾听和接纳。
是一伙儿的,说啥都赞成;不是一伙儿的,说啥都不赞成。这种人,当领导会非常致命。任人唯亲,拉帮结派,这不是团队,只是团伙。所谓“说你行,你就行,不行也行;说你不行,你就不行,行也不行”,悲哀啊!
历史学者张宏杰写道:刘邦的胜利,宣告了中国人精神上的第一次劣化。刘邦其实就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流氓,看到读书人戴着端正的帽子,就叫人摘下来,往里撒尿。想想那些针砭时弊的文章和有家国情怀的思想者(突然想起北京万圣书园咖啡馆的名字:Thinker,醒客。名字翻译得太好了。值得多支持),不是有点类似吗?刘邦的上位,结果是价值观的矮化和文明的倒退。无论是国家、公司,还是家庭,一伙儿最终走在一起,走得更远,靠着都是价值观。
共识,会让人愉悦,因为人的本能是喜欢和自己一样的人,其实就是喜欢自己、自恋。但过多的共识,却让我们走上一条狭窄而危险的路,远离更多好点子。
破除这种魔咒,需要理念和工具。
理念须先行。人必须从心底里尊重、追求和崇尚多元化,不仅是接纳不同,而是要寻求不同。不要总是追求一致,不要总是统一共识,而要主动寻求不同的意见,多样化的声音。只有保持多元化,才能创新,如同杂交才有优势,近亲结婚会生出弱智和残疾孩子,同质化会带来物种退化。
工具,比如“第十人理论”、在《如何让“逆人性”的创新发生》一文中,我写过,在此不赘述。再比如,创新驱动的公司就要多招募具备批判性思维(Critical thinking)的人,而批判性思维不是“喷子”,是具备相当学识和眼界的人。再比如,国外有些企业或其他组织,都需要招募各种肤色和背景的人,一把手甚至要兼任“首席多元化官”,把多元化提高到了最高的位置,就是因为他们知道,创新、多元化是“逆人性”的,必须刻意为之。
恶,常常并非根本性的,而是源于思维的缺失。恶,常常源于无脑的服从,这就是恶的平庸性。
允许自由表达意见,鼓励提出反面意见,是一个社会、组织和公司的免疫系统。如果抗生素滥用,过度消杀,就会破坏免疫系统。短期没感觉,但长期就会对肌体造成致命伤害。当然,诬陷诬告,是犯罪,不是言论自由。
误区4:渴望掌控,会削弱影响力。Trapped by control: Trying to take charge strips you of influence.
掌控,给人带来快感。这种快感被视为一种奖励。领导者,多数都控制欲极强,这也是他们出人头地的原因,但也为他们的成长设置了障碍,埋下了祸根。而大多数人全然不知,特别是在越来越复杂的世界,他们以为过去的成功经验,就是他们继续取得成功的法宝。
殊不知,人无法用旧地图找到新大陆,也无法仅用后视镜开车,除非是开倒车。
在VUCA时代,由于错综复杂的结果很难预测,一旦有好的结果能否归功于自己更难预测,那些不称职的领导,就会逃避不确定性,转而追求确定性(比如眼前的利润、唾手可得的粉丝量、沽名钓誉的光环),试图用控制、操控来简化目标,以掩盖他们的低能,以及胸无大志。很有可能的是,所在组织的成功、客户和他人的成功,其实并非他们的真正目标,他们真正的目标只是自己,自己的声名远扬或青史留名。
凯文.凯利的书《Out of Control》,应该翻译成《释控》(即走出控制),而非《失控》。落入心智误区的人可能认为,掌控力才让他们有影响力,其实恰恰错了。这种控制欲,恰恰会削弱影响力。刻意追求知名度、影响力,最多只会带来短期的、昙花一现的影响力,长期来看,很可能还是负面的影响力、糟糕的领导者的典型。
而对于所有这些可能性,那些认为“忠诚不绝对,就是绝对不忠诚”的领导者身边的庸人们,多半是缺乏认知的。而具备认知水平的人,想提醒却反而被打压和警告,甚至被视为恶意挑剔,那谁会自讨没趣呢?
之前在《斯隆:鼓励唱反调》一文中,写过斯隆的决策要领,这就是“争议决策”理论的起源。所谓“争议决策”,就是鼓励唱反调。即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要有激烈的争论和意见分歧,如果百分之百的赞成就应该暂时搁置,等到详细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之后,再进行决策。
而要接受“争议决策”,首先得走出控制、“释控”,否则一定会做出“低智商”决策。这样的控制,貌似决策者很有影响力,长期而言,事与愿违,往往产生糟糕的影响力,臭名远扬,这与决策者的本意是南辕北辙的。
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“人的历史局限性”。其实,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超越历史,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水平、认知水平。不要总用“历史”二字笼而统之了。


误区5:捍卫自我,会束缚和阻碍自己变得更好。Trapped by ego: Shackled to who you are now, you can’t reach for who  you’ll be next。

高估自己的人,是大多数,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自高自大。特别是当一个项目完成后,背靠背自评在其中的贡献占多少,有研究显示总和是300%,也就是人平均会将自己的贡献高估两倍。

虽然人们很少承认,但其实绝大多数人都花了过多的精力捍卫脆弱又自大的自我(Ego)。研究显示:这种自我保护,是当今几乎每家公司造成资源浪费的罪魁祸首(Robert Kegan)。所谓内卷、内耗,多半源于自我防卫。

其实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越低,思想越缺乏弹性,越难以容忍不同的观点。

常披着盔甲捍卫自己的人,总把别人和他说的实话、提的建议当作羞辱,总是逃避直击内心的问题,不习惯反思,也缺乏耐心。捍卫自己的真正原因,其实是害怕、恐惧,怕别人认为自己不够好,殊不知,这恰恰在阻碍自己变得更好。

景领导力(简称LCP,全称Leadership Circle Profile)模型中,位于下半球的“防卫”(Protecting)就是在捍卫自我(Ego),其表现有三类:

1. 距离感。远离基层、制造高高在上的距离感。本质上,是想捍卫自己的高大形象,不想让群众看到真实的自己,因为怕露馅儿。

但好的领导者,都会走进人群中,包括客户和基层员工。他们不会仅仅坐在会议室里听汇报,而是探访实情,因为他们深知,真实的坏消息,在层层汇报中被过滤掉了。

2. 挑剔。对别人太挑剔,缺乏同理性。对于无关重要的事情,也挑三拣四,本质上是想说明自己火眼金睛,能力强,让别人害怕、敬畏他,这样也能保持距离,继续把面具和盔甲带下去。

3. 傲慢。端着装着,太把自己当回事儿。和谦逊的领导力(Humble Leadership)、仆人式领导力(Servant Leadership),形成鲜明对比。

真正的好领导,其实不端架子。端架子的,基本都是内心不够强大。用傲慢掩饰自己的低能,以获得自尊,其实反而事与愿违,适得其反。

二、指引我们绕开心智误区的“罗盘” 

在《从“四种关系”解读全景领导力LCP》一文里解读过LCP模型,在此不赘述。本文我将五大“心智误区”与LCP结合,又发现了另外的奇妙之处。

LCP下半球用深绿色表示的“顺从”“防卫”“控制”,上半球用褐色表示的“自我觉察”“整体意识”,这五个部分,恰是五大“心智误区”。

误区1,简化故事。就是缺乏整体意识、系统思考,从局部看问题,更加关心社会,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。

误区2,感觉正确。就是缺乏自我觉察,不能放下小我(做无私的领导者),以学习的态度,以沉静而不是自我过于膨胀的心态,去关注究竟什么是正确的,而非强调自己是正确的。

误区3,渴求共识。顺从,及其四个子项——取悦、被动、归属感、保守,都是渴求共识。从上级的角度,上有所好,下必效之。领导渴望得到共识,下属自然就“提供”共识。

误区4,渴望掌控。控制,及其四个子项——野心、完美主义、工作狂、专制,都是控制欲的写照。

误区5,捍卫自我。防卫,及其三个子项——距离感、傲慢、挑剔,前面已述。

而要走出这五个误区,顺从将转变为相处能力控制将转变为成就防卫将转变为本真性,支撑这种转变所必要的,就是自我觉察整体意识

最后,必须要强调的是:心智误区并不是缺陷。只要能从中学到东西,就是宝贵的教训、成长的财富。

控制、顺从、防卫、恐惧、压抑、愤怒....,这些都是人与生俱来的能量来源。如何让这些能量为我所用,而不是被它们所驾驭和左右,是人生而为人的最大功课,终生功课。

《庄子·外篇·山木第二十》里有句话:“物物而不物于物,则胡可得而累邪”,意思就是,驾驭外物(物欲),而不为外物(物欲)所驱使,这样怎会受到牵累呢!

是也。

□ 延伸阅读 □

1.《走出心智误区——直面复杂世界的领导力》,[爱] Jennifer GarveyBerger,杨毅(译)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,2021年12月1日
2. 《“美德”的误区》,管理进化论,2022年
3. 《世界是个显示器》,管理进化论,2018年
4. 《如何让“逆人性”的创新发生》,管理进化论,2018年
5. 《从“四种关系”解读全景领导力LCP》,管理进化论,2022年
6. 《斯隆:鼓励唱反调》,管理进化论,2018年

让我知道你在看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管理进化论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